首页 耀世主管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二流影片披荆斩棘,奥斯卡也逃不开审美降级?
发布日期:2025-04-13 05:45    点击次数:153

很难想象,被无数演员视作最高荣耀之一的奥斯卡竟然也会被冠上“水奖”的名号。

3月3日晚第9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落幕,由于入围影片卖相的平庸,哪怕有将三大电影节入围影片比例提升、让主持人以拗口的中文报幕等操作疯狂加持,典礼收视率依旧出现大幅下跌,热度与早期相比可谓是“拦腰斩”。

即使入围影片没能收获多少水花,颁奖时《阿诺拉》凭借一己之力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也依然带来了不小的争议。

一部投资600万美元且作品本身各方面并不出彩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击败了一众大制作,全球众多关注者由此对奥斯卡奖项的含金量产生了质疑,认为其是21世纪以来最“水”的一届,不少国内观众在看完这段涉及多人的复杂爱情故事后甚至发出了“《左耳》没有赶上好时候”的调侃。

事实上,奥斯卡逐年下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源于好莱坞电影频遇风波后票房神话的辉煌不再。

审美全面降级

好莱坞的滑坡成必然

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霸权地位由来已久,自20世纪中期开始好莱坞电影就垄断着全球电影市场,迄今为止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作品其仍独占9部,而之所以能够构建起如此庞大强势的电影市场规模,与好莱坞完善的产业体制下从业人员艺术审美与技术条件的领先息息相关。

1941年的《卡萨布兰卡》不仅选用英格丽·褒曼这一以美貌著称的知名巨星作为女主角,还使用了微缩布景、追踪镜头等在那个年代较为先进的拍摄技术,演技与技术辅之以影片成熟的三段式叙事模式,轻松营造出浪漫动人的氛围,也让该片成为好莱坞必看经典之一。

自此后,无论是《公民凯恩》《阿甘正传》等传统剧情片,还是“DC”“漫威”等超英系列作品,在优秀演员、先进技术与流畅叙事“三板斧”的作用下都呈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但一往无前的态势在近几年却出现了转折,好莱坞作品不再是炙手可热的“神话”,反而在电影市场中屡屡碰壁,作品质量的降级成为市场“急刹”出现的关键。

与早期布拉德·皮特、莱昂纳多、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叱咤风云、实力与名气兼备的演员不同,近些年好莱坞新生代演员影响力与出圈程度均普遍低迷,票房号召力也因此下降,哪怕偶有演员诞生大热角色也会出现脱离角色则热度难续的困境。

饰演蜘蛛侠的“荷兰弟”脱离漫威后的作品大多面临评分与收视双输的尴尬境地,而凭借《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形象火遍大街小巷的罗伯特·帕丁森在脱离IP加成后,与奉俊昊合作的《编号17》上映3日全球累计票房也仅有3100万美元左右。

家喻户晓、能够调动受众观影热情的演员已经老去,新生代演员又难以支撑好莱坞对外扩张的宏伟愿景,成为好莱坞电影扩张之路频频折戟的原因之一。



Powered by 耀世主管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